备受关注的2022年诺贝尔奖已经花落各家,但频繁刷人眼球的却是西南财大。 事情是这样的。 今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迪布韦克,媳妇是成都人,作为成都女婿在西南财大当了10年院长,2021年考核没通过,学校没有续聘他,遂带着媳妇跑路去了华盛顿大学。 有人开玩笑,西南财大低价买入,高价抛出,真不愧“财”大。 还有人说,堂堂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完不成我国大学的KPI,可见我国大学的学术水平,真是“秦始皇摸到了电线杆——赢麻了。” 其实,无论是嘲讽也好,痛惜也罢,我们都没抓住一个重点:诺贝尔经济学奖本就是个山寨货。 01 诺贝尔经济学奖的出炉 炸药大王阿尔弗雷德·诺贝尔在他去世的前一年,立下遗嘱称,将他的财产变做基金,每年用这个基金的利息作为奖金,奖励那些在前一年为人类做出卓越贡献的人。 于是,诺贝尔奖就此诞生,并按诺贝尔的遗嘱分设五个获奖领域,分别是物理学、化学、生理学或医学、文学、和平。 至于经济学奖,它的出现,则完全与诺贝尔无关。 诺奖从1901年颁发,而这个经济学奖则是从1969年才开始。 经济学作为一门特殊的学科,既需要丰富严谨的数据做支撑,同样需要深厚的人文社科知识。 不过,正因为经济学有人文范畴,所以政治色彩也是免不了的。 1960年代,瑞典银行希望摆脱政府的管制,成为独立的部门,为了达到这个目的,瑞典银行希望将经济学划分到科学的领域。 这也促进了诺贝尔经济学奖的诞生,它的真正名字是“瑞典国家银行纪念阿尔弗雷德·诺贝尔经济学奖”。 不过人们都是怕麻烦的,比如这个奖全称太长估计也没几个人能记得清楚,太长了也不好念。 于是经过人们一省略,就成了“瑞典银行经济学奖”、“纪念诺贝尔经济学奖”,以及大家最耳熟能详的“诺贝尔经济学奖”。 02 得奖者并不领情 虽然这个奖项不是诺贝尔亲自设立,但评奖流程还是挺讲究的。 然而,经济学大咖对这个奖项却是颇有微词,并没有表现出多大的兴趣。 哈耶克不管其经济观念还有立场如何,在这些年是特别火,他在1974年被颁发诺贝尔经济学奖的时候,说了一段意味深长的话。 他认为,这个奖项赐予了个人一种权力,而在经济学中,没有人应该拥有这种权力。 同时他还提醒,这样的奖项会误导媒体大众甚至政府,去相信或者倾向某种经济学说,“而事实上,经济学说的确定性比万有引力定律或者人体膝盖的构造要小得多”。 哈耶克这个倒是实话,他干脆建议取消掉诺贝尔经济学奖。 这里还有个小插曲,诺贝尔经济学奖颁发给哈耶克是瑞典银行为了给自己贴金,但是哈耶克的学生比哈耶克本人领到这个奖还要早。 除了经济学大咖,外界更是对这个血统不纯正的奖项嗤之以鼻。 2015年经济学奖颁奖前夕,诺贝尔的后人,73岁的PeterNobel再次公开批评“诺贝尔奖经济学奖”,他认为该奖项只是沽名钓誉的经济学家为了名声,硬和诺贝尔奖扯上关系。 加拿大魁北克大学孟特委校区历史系教授YvesGingras也认为,经济学奖是将诺贝尔奖的声誉偷换到经济学这门学科上。 03 获奖者的争议 这些人的质疑不是没有道理,从诺贝尔经济学奖历年得主就可以管中窥豹。 和迪布韦克一道获奖的还有美联储前主席伯南克。 伯南克的研究成果以经济大萧条为主,他认为流动性紧缩是导致经济大萧条的原因。 可以这么理解,就是大伙儿都不消费了,所以经济大萧条,各行业的人都赚不到钱了。 这个理论的争议之处很简单,究竟是人身体不好生病,还是人生病了身体不好? 肯定是人身体不好才会生病,身体不好是因,生病是果。 跟他云山雾罩,且数据详细的论证相比,他的观点很明显脱离了人民。 好比,当初我们经常能看到的某任姓大佬,喷老百姓:“穷人不买房活该受穷”一样。 的确,有很多人因为提前布局买房,实现了财富增长。 但不要忘了,有些人即便借钱买房,也是借不到的。 有很多经济条件不好的人,虽然穷却依旧在努力奋斗。上海的老市长早就说了:“人的一生,个人奋斗固然重要,但也要考虑到历史进程。” 时运和机遇同样是不可或缺的因素。 不买房是因为经济实力不够,而不是因为没买房而导致经济现状不好。 换言之,只要我们还在努力,遵纪守法的前提下积极奋斗,经济条件变好后再买房,有什么丢人的呢? 买不买房,仍旧要综合评估自身实力及未来发展,不是吗? 04 获奖者的奇葩理论 伯南克还有一个观点,那就是经济大萧条归根结底是金本位制度,上世纪最早走出经济萧条的国家都是率先脱离金本位的。 他的看法充满了傲慢,毫无疑问是以美国为参照物。 老市长的话,他就没能深刻理解。 当初美国脱离金本位后,尼克松马上与中国建交,是中国这个体量巨大的市场帮助美国吸收了超发的货币。 如今的中国已经崛起,且不说中国也在稳健地发展,积极进行供给侧改革。 在全球增量已经到顶,就看谁家存量多的时代,再超发、滥发货币,有哪个市场还有中国这么大的后劲儿。 反正,伯南克先生既不用生产劳作,也不用担心没钱花。 想当初,北宋年间,蔡京滥发纸钞,元代发行宝钞,都是因为缺少准备金而宣告失败。 以史为鉴,滥发钞票导致的通膨,以及随之而来的通缩,遭罪的是老百姓。 其实就如同为啥没人借钱买房的原因一样,混淆因果。 抛开伯南克,2019年的获奖人言论更是奇葩。 三位获奖者阿比吉特·巴纳吉、埃丝特·迪弗洛和迈克尔·克雷默有一个观点: 非洲赤贫是因为当地孩子肚子容易有蛔虫,这样的话在学校接收知识的时间就短,“知识就是力量”,这直接导致了他们成年后收入不高。 这个问题就比较复杂了。 表面看,受教育水平的确是影响经济收入的原因之一,但非洲孩子生蛔虫不还是经济欠发达的原因? 或许有人会说,新中国建立后,老一辈领导人就下定决心消灭天花、霍乱等传染病,我国当初也是一穷二白。 这其中是社会文明程度的原因,中国毕竟是一个有着五千年文明的国家。 只是,以那些诺贝尔经济学获奖者的脑回路,如果未来要论证非洲经济腾飞,会不会说非洲监狱里都有健壮的囚犯了? 05 该怎么发展经济 所以,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奖者并不会比任姓大佬的水平高多少,这个奖项本身也很山寨。 但如何发展经济,肯定是所有人要关心的。 在一堆数据基础上,如果必须抽象出最一般的理论,无非就是毛主席的思想——“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”。 算命式的断言,于分析经济、指导实践并无益处。 而是要发现问题、解决问题,还要有步骤地解决。 毛主席的矛盾论教你认清一切事物的基本规律,实践论教你如何解决问题,搞经济实事求是捋出运行逻辑才是正道。 当然了,诺贝尔经济学奖虽然成色不高,但关于科技的奖项含金量还是很高的。科技对于促进生产也是最直接的动力。 希望,未来我国有更多的科学家斩获诺奖,向所有科研人员致敬! 注:图片来自网络,如有版权问题,请联系删除 喜欢传统文化,想和看鉴交个朋友的,可以添加看鉴主编个人微信: 途虎养车 ![]() |
![]() 鲜花 |
![]() 握手 |
![]() 雷人 |
![]() 路过 |
![]() 鸡蛋 |
分享
邀请